来源: 汽车周报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涵盖了从中央到地方,从资金到技术,从能源开发到双边贸易等各方面对清洁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促进规划。而就在《声明》发表之后,11月19日国务院又印发了《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将大力发展天然气和能源替代作为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天然气汽车,扩大交通燃油替代规模”。 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两大超级经济体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京都议定书》,再到最近几年的全球气候谈判,在应对全球气候恶化方面一直处于貌合神离的状态。而11月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则标志着两国终于在坚守各自立场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此举将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和碳排放交易市场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中美技术合作 新能源汽车迎机遇 根据《声明》,美国宣布了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的目标,中国则计划203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决心到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此次的《声明》,以及之前欧盟所作出的种种减排承诺等迹象表明,世界几大经济体已经在发展低碳型经济的问题上不再犹豫,对未来全球经济转型将...
发布时间:
2016
-
02
-
26
浏览次数:384
来源:新华网 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动组建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加快充电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从会议释放内容看,国务院此番提出的政策措施颇具现实针对性。据记者观察,从针对问题看,这些政策措施在“补短板”“强基础”“扩市场”“提品质”“引资金”等五个方面打出“组合拳”。 首先是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会议提出,推动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在关键材料、电池系统等共性、基础技术研发上集中发力。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加大对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的支持。 这是“补短板”之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目前我国车用动力电池与一些发达国家有相隔一代的水平之差,对中国来说要逐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需要材料,装备,生产,市场等各方协同发展。 二是“强基础”。会议提出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地方政府、业主、开发商、物业和电网企业等责权利,推动落实住宅小区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场景区及其他社会停车场等建设充电设施的要求。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认为,当前既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强技术...
发布时间:
2016
-
02
-
25
浏览次数:248
来源:中国政府网 继2月4日李克强总理首谈“新经济”这一概念后,2月24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详解“新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一阶段,传统动能的上升幅度已经有限,但新经济、新动能却正在蓬勃兴起。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总理说。 当天会议的第一个议题,是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李克强着重强调,“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 “这两年,传统汽车产业的产销增速持续走低,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却实现了‘爆炸式’增长。这既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生命力,也表明‘新经济’正在孕育产生巨大的‘新动能’。”他说,“我们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拐点’,只要让‘新经济’壮大起来,把‘新动能’培育起来,中国经济就不仅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是‘柳暗花明又万村’!” 只要我们对“新经济”充满信心,就会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 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汇报中介绍了一组数据:2013年以来,随着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密集出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已从1.7万辆跃升至目前的37.9万辆,年均增幅近400%。 “这说明社会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有巨大的需求,各部门应顺势而为,积极推动‘新经济’,培育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李克强说。 他还以技术进步...
发布时间:
2016
-
02
-
25
浏览次数:213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以结构优化推动绿色发展;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 会议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重要抓手、发展新经济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各方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研发推广、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产销快速增长。下一步,要坚持市场导向和创新驱动,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攻克核心技术,打破瓶颈制约,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一是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推动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协同攻关、开放共享的动力电池创新平台,在关键材料、电池系统等共性、基础技术研发上集中发力。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根据动力电池性能、销量等指标对企业给予奖励。加大对动力电池数字化制造成套装备的支持。二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明确地方政府、业主、开发商、物业和电网企业等责权利,推动落实住宅小区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场景区及其他社会停车场等建设充电设施的要求。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和配电网专项金融债等支持各地充电设施建设,鼓励地方建立以充电量为基准的奖励补贴政策,减免充电服务费用。三是扩大城市公交、出租车、环卫、物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比例。中央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
发布时间:
2016
-
02
-
25
浏览次数:294
来源: 浙江交通运输厅 近年来,杭州市交通部门结合全国低碳交通示范城市建设、公交都市创建、交通治堵、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有计划、有力度地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至2016年1月底,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总量已达1600辆,新能源出租车560辆,已备案的新能源租赁车辆总量达16450辆,占全部备案租赁车辆的57%。根据计划,2016年杭州市将努力完成1万辆新能源汽车推广任务,杭州峰会举办前杭州市主城区公交车将全部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为新能源车开辟绿色通道。杭州市是交通运输部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区域性试点和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试点城市,近年来交通部门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加大新能源车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2014年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出台以及2015年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修订时,均明确新能源汽车不受调控政策限制,可以直接申领“其他指标”。 二是加大推广应用,为新能源车企提供服务。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交通部门积极引导市公交集团和相关出租车企业,落实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的推广任务,及时发放运营指标,加强与新能源汽车公司对接,督促车辆上路运营。2014年5月至今,已有单位和个人申领并上牌新能源车19642辆,其中90%以上是租赁车辆。新能源汽车租赁经营服务主要以年租、月租、时租的形式向公众开放。全市新能源公交车总量已达1600辆,新...
发布时间:
2016
-
02
-
24
浏览次数:218